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创业困难、心理问题等特殊学生群体资助政策,表达学校及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创业困难、心理问题等特殊学生的关怀,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1月8日至1月20日,文学院开展“寒冬慰问行 温情暖人心”寒假走访慰问活动,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承虎,副书记、副院长于东恩,团委书记石勇,辅导员王伟伟、孙哲、相飞、胡玥、胡明洋、贾瑞清,班主任邢红静参与其中。
寒冬慰问行,温情暖人心——慰问品、慰问金发放
慰问送温情,奋斗正当时。在这岁暮天寒的冬日,文学院2022年寒假走访慰问活动随着慰问品、慰问金的发放仪式在校园内拉开帷幕。发放仪式期间,领导和老师们为受资助学生送上最真挚最温暖的慰问。李承虎发表讲话,为同学们送上鼓励及新年祝福。他嘱托同学们要常怀感恩之心,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于东恩发表讲话,他鼓励同学们不要被眼前暂时的困难打倒,下定决心,明确目标,用自己的奋斗去书写自己的人生,并且为同学们送上新年祝福以及美好祝愿。领导和老师们一起为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创业困难、心理问题等特殊学生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受资助同学表示深受感动,一定会牢记国家和社会的帮助,牢记领导和老师们的嘱托,不负期许,不负韶华,努力奋斗。
此次发放仪式的顺利开展,代表此次寒假慰问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仅为学生送去了物质上的关怀,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温暖的爱意,拉近了领导老师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数九寒冬季,情暖腊月天——家庭、宿舍走访
走访慰问显温情,寒冬关怀暖人心。文学院2022年寒假走访慰问活动深入开展第二阶段:家庭、宿舍走访慰问活动。领导老师们组成慰问队,进入受资助学生家中及宿舍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走访期间,领导和老师们带着慰问金及精心准备的慰问品,来到学生居住的小区,为了配合国家以及学校的防疫要求,领导和老师们并未进入学生家中,而是在学生家楼下,与学生、学生家长亲切交谈,介绍学校的资助方案,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刻苦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并且为受资助学生送上慰问金及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受资助学生表示一定会牢记领导和老师们的嘱托,努力奋斗。接着,领导和老师们走进学生宿舍,送上新年祝福与慰问金、慰问品,鼓励受资助学生勤奋学习,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受资助学生表示深受感动,一定会不负领导和老师们的期许,笃志前行。现场氛围温馨融洽,领导和老师们在与学生的亲切交谈中表达了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寒冬中的慰问更暖人心,领导和老师们温暖又真挚的关怀激励着受资助学生不负韶华,昂扬奋进。此阶段活动的顺利推进不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创业困难、心理问题等特殊学生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激励他们不负青春,努力奋斗,成长成才,而且进一步建立起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并将学校对同学们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关心落到了实处。
云端送暖,家校传爱——线上慰问
话语传冬日,爱意洒心田。2022年寒假慰问活动继续开展,进行第三阶段:线上慰问活动。活动前期,老师细心筛选了10位省内、外家庭经济困难和西部计划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基本情况。活动中期,老师通过视频会议与各个同学逐一连麦视频,经过同学们汇报个人学习情况、家庭状况和假期打算,各位老师了解到有同学在家辅导弟弟妹妹学习,有同学需要照顾在家生病的父母,还有同学正在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做总结和来年的准备。老师们一方面结合每位同学自身的不同情况,根据学生需求和日常表现,给同学们提出学习建议、给予同学们温暖鼓励并为其送出新年祝福;另一方面,老师们结合同学们的寒假计划,提出学生在寒假期间多做家务、多辅导弟弟妹妹学习、多陪伴父母等。视频会议之后,各辅导员和班主任还需要通过电话或书信的形式进行学生们的后续跟踪。
各班辅导员、班主任老师通过视频、电话、书信等形式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沟通,让学生和家长近距离感受到了学校的关爱。整个会议过程的氛围轻松融洽,同学们感受到了切实的温暖,正如一位同学在连线时所说,“文学院永远是我的家。”
此次线上慰问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建立起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并将学校对同学们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关心落到了实处。同时,学校期望全体同学度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并且幸福快乐的新年假期,鼓励学生勇敢逐梦,继续为学业与梦想奋斗,努力成长成才。
线下走访送温情,云端关怀暖人心,此次家访采取“一走二访三谈四问”方式,线下走访慰问与线上视频连线慰问相结合,本着以学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初心,通过谈心谈话的形式,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服务,走进学生“心窝”,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做到润物细无声。把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创业困难、心理问题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关心、关怀落到实处,全面了解寒假期间学生思想动态,引领学生,密切家校联系,推动家校合力育人,促进学生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基础上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感恩意识,成长成才,回报社会。(通讯员 展茂涵 张琳 梁淑婷 吕卓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