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2018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新闻

聊城大学校园文学文化研讨会召开

    为纪念九歌文学社成立10周年,总结我校校园文学文化建设的经验,推动新时期我校校园文学文化的发展繁荣,12月16日下午,由文学院主办的“聊城大学校园文学文化研讨会”在该院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张桓,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连儒,校报总编王秀清,原总编王刚教授,校园文学研究会荣誉会长孙进增教授,会长刘广涛、康建军等嘉宾出席研讨会。九歌文学社社、寂寞百合文学网、海天文学社等校园文学团体负责人参加研讨会。会议由校园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秦治洲主持。
     与会嘉宾围绕着我校校园文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文学阵地的建设情况与发展,新时期校园文学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更好的激励机制的建立等话题展开了真诚、务实、热烈的研讨。     作为校报创刊人之一的原总编王刚教授总结了自1984年校报创刊以来至今25年间不同时期的办报思想以及学生创作呈现的风貌特点,他指出“文学即人学”, 校园文学所承担的一些任务,是其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高校作为知识青年聚集的地方,校园文学应该引起领导层的重视。文学社团是以个人爱好为基础结合起来的,有为才有位。未来要推动他们从“自在组织”向“自为组织”发展。     孙进增教授给“校园文学”做了阐释,即“校园文学是以在校学生为创作主体,展示其独特个性和精神风貌的自我创造形式,是现代大学思想开放的产物,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他说,校报是校园文学的主导载体和主要阵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本着“开放性”的原则鼓励同学们多写有文采,有情感,思想健康的文章,显现出学生的青春的力量。 刘广涛老师认为文学品牌应该经营。老师们要带着纯真的爱来参与文学建设。宋来莹老师建议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一个大学来说,文学能提升一个大学的品味。要引导学生淡泊名利,并有坚持的精神。       康建军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校报为主导,学生社团为参与,网络文学和文学活动作有益补充的校园文学发展体系。校报文艺副刊是校园文学风向标。同时要注重文学教育,坚持真善美方向,形成全方位、全时效的育人平台,把校园文学当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报编辑齐汝林老师强调校园文学要坚守阵地,放眼社会;表达不能太随意,让文学作品有更多的理性的、思想的光芒。 校报王秀清、王黎两位老师表示,校园文学整个发展态势是好的。校报会刊登更多更好的作品给师生。校报要放宽视野,注意引导,引导学生写出更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张桓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文学院、校报、校园文学研究会、九歌文学社、寂寞百合文学网等团体对我校校园文学文化建设作出的贡献,将他们喻作聊城大学校园文学的“报春花”;并评价本次研讨会是“有品味和境界的会议”。同时,他指出我们要引导文学青年在创作中、实践中、成长中增强社会性和时代性,文学青年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建设服务。这样文学更有生命力和爆发力。希望大家继续创造性的劳动,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求得更大的发展,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 聊城大学校园文学阵地建设成果巡礼   二十多年来,聊城大学着眼于校园文学发展,着眼于人才培养,着力建设校报、文学社团、网络文学、第二课堂文学活动等校园文学阵地,已经形成了以校报为主导,以文学社团为参与,以网络文学和文学活动为有益补充的有建设性和发展张力的校园文学发展体系。具体介绍如下: 一、聊城大学报 创立于1984年,文学类栏目如文艺副刊、关联文学类栏目《聊大论坛》等,产生了最为集中、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校内最重要的文学文化阵地,也是最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之一。期间可以开出一长串在校期间在校报上崭露头角背后受益于编辑老师指导受益于这个阵地而提高成长,毕业后颇有建树的优秀学生名单,如上世纪80年代的宁子、丰宗国、姜德照等,90年代的李继峰、魏华北、朱礼庆、李冲锋、姚汝勇、崔亮、高利、杨玉霞、孙江波、张金岭、孙垂亮、林争艳、康建军、秦治洲、陈行、王洪雨等,进入2000年以来的齐汝林、范翠玲、王卓、李嘉庆、车兰兰、蔡文、耿文静、邵贵虎、张型锋等。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广大师生读者的精神食粮。 二、文学社团 聊城大学学生文学社团有九歌文学社、海天文学社、紫竹文学社、晨风文学社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九歌文学社。该社创立于1998年11月13日,期间累计会员2000余人,共创办报刊《九歌》、《读书》等报刊30余期,会员在校期间在国家级专业竞赛中获奖超过100余人次,在《诗刊》等权威文学刊物发表文章超过20余篇。2004年九歌文学社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学生社团”,2007年7月在第二届中华校园诗歌节上,被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评为“全国十佳文学社”。 三、网络文学阵地——寂寞百合文学网 建于2003年6月,创始人为计算机学院汪洋,历任网络主管为计算机学院石非玉、马长喜,文学院李杰,历史文化学院付森。经过五年艰辛发展,寂寞百合已发展为拥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编辑13名,技术支持3名),注册用户4000余人,原创文学稿二万余篇的文学网络。网站设有小说、诗歌、杂文、杂剧、读书等多个栏目,文学爱好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园地。目前寂寞百合的影响力已越来越大,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校园文学研究会 成立于2006年11月。校园文学研究会旨在通过青年教师群体自身的文学理论素养和文学创作实践经验,借助聊大文学网http://wenxue.lcu.edu.cn这一网络平台和九歌文学社等文学社团组织,对热爱文学和写作的学生进行直接指导,从而促进我校校园文学和校园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发展定位:紧扣时代脉搏    凸显人文精神  多出优秀人才  多出精品力作 功能定位:凝聚校园菁华    活跃校园思想  协调创作力量   服务聊大文化
成立以来主要工作与成绩:
1、组织了众多国家级、校级征文活动,使我校同学在校级以上写作竞赛活动
中获奖200余人次。先后组织举办了“我的中国梦”、“恰同学少年”、“勿忘国耻、纪念9.18”、“绿色军营”、“我看冯致远”、“仰望星空”、“诗情画意”征文等众多校内征文活动,给广大文学爱好者一个创作、交流的平台,为繁荣校园文学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2、指导九歌文学社、寂寞百合文学网的建设与发展,指导其内部活动、报刊编印、开展优秀作品表彰等。
2008年在学校宣传部的指导下申报的“培育网络文学  服务校园文化”荣获国家教育部思政司评选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三等奖。
3、担任学校众多文学、文化活动的评委、嘉宾;开办“文学讲堂”;参与一些专题片的脚本创作等,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4、为一些青年教师交流提供平台;同时成员或独立或联合编著作品,丰富了青年教师的精神生活,亦为学校校园文学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如康健先后著印了《情绪·感觉·印象》、《山东的运河和长城》、《廿四节气歌》、《河西,河东—聊城大学原创校园文学寂寞百合网站周年美文萃选》、《浮生一梦为欢几何》、《曹植》等8本作品集,布茂岭老师著有《布茂岭辞赋集》、《布茂岭骈文集》等;宋来莹老师著诗集《花开花落》,秦治洲、康健编著《行走的文学与思考的文士》、《聊城大学校园文学优秀原创作品选(2007卷)》,张兆林著《十年印象》等。
五、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文化活动
上述文学阵地团体通过开展文学创作与竞赛、大学生诗歌节、文学讲堂、文学作品展览、交流、表彰,文学研究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文化活动,不断浓郁学校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植培良好的育人壤土、环境贡献力量。
 
                                      校园文学研究会
                                      2008年12月16日
 附:
 
   
   
  
    
    聊城大学校园文学文化研讨会嘉宾发言纪要
  
    
    
 
   
   
 
   
   
  
    
     
 
   
   
 
   
   
    
    
  时间: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下午3:00—5:30
 
   
   
 
   
   
    
    
  地点:3C210文学院会议室
 
   
   
 
   
   
    
    
   
 
   
   
 
   
   
    
    
  王连儒书记:
 
   
   
 
   
   
    
    
  此次会议涉及到校园文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欢迎各位领导、嘉宾。
 
   
   
 
   
   
    
    
  校报主编王秀清老师:
 
   
   
 
   
   
    
    
  校园文学整个发展态势是好的。我们会刊登更多更好的作品给师生。
 
   
   
 
   
   
    
    
  文艺副刊编辑王黎老师:校园文学一直以来没有固定的定义。很多人用兴趣来创作。希望教师多参与创作,引领文学方向。我们要放宽视野,注意引导。引导学生写出更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原校报主编、王刚教授:
 
   
   
 
   
   
    
    
  当时的报纸给学生留的空间很大。能汇总思想。有些兼容收蓄。有许多文学爱好者在校报崭露头角,后来颇有建树。我们的文学阵地,还有一些文学活动,发现许多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和人才。校园文学所承担的一些任务,是其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下一步,我们要把阵地和活动更规范,提高水平。
 
   
   
 
   
   
    
    
  高校作为知识青年聚集的地方,校园文学应该引起领导层的重视。能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学社团是以个人爱好为基础结合起来的,有为才有位。未来要推动他们从“自在组织”向“自为组织”发展。
 
   
   
 
   
   
    
    
  校园文学研究会荣誉会长、孙进增教授:
 
   
   
 
   
   
    
    
  什么是校园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前面不须加任何定语。涉及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灵魂世界。文学的意义是普遍的。作用于人的心理,具有陶冶人的性灵的审美作用。李渔把文学称作“心灵之花”。第一,是以在校学生为创作主体。校园文学是现代大学的产物。而且是现代大学思想开放的产物。展示学生个性和精神风貌。校园文学是学生自我创造的一种形式。从五四时期的《新潮》到文革后卢新华的《伤痕》。第二,文学的载体是物质形式。大学里主要是报刊。大学报纸都刊有副刊栏目,这是必然选择。校报是主导性载体。未来还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文采,有情感,思想健康,可以鼓励发表:不妨害精神健康。有探索力、有锐气,要显现出学生的青春的力量。
 
   
   
 
   
   
    
    
  校园文学的发展:1、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过去文学一度歌功颂德,这不是文学的功能。校园文学的精神还在于人文主义,这与中央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把人的个性、尊严和精神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文学应该稍微超越一下政策性,进入一种形而上、更高的领域。校园文学研究会作一些引导,精神上的引导。文学是内涵的。我倾向于大学生写自己内心的体验,可以暴露自己的精神、灵魂和感受。文学是个人的精神活动。心灵的自由是非常重要的。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取向,少发牢骚。2、文学在校园里的发展需要物质形式。以文学院为主体建立文学社。文学社本着自愿的原则。经常搞一些文学联谊会活动。文学研究会可以出一个集创作和研究为一体的刊物。百合网也要放大它。
 
   
   
 
   
   
    
    
  校园文学研究会刘广涛老师:
 
   
   
 
   
   
    
    
  校园文学是大学独特一个品牌,是不可替代的。苏州大学引进作家麦家。文学品牌应该经营。老师带着纯真的爱来参与文学。聊大校园文学形成三驾马车:校报、学生社团报刊、网络文学。我们应该再鼓鼓劲。
 
   
   
 
   
   
    
    
  校园文学研究会宋来莹老师:
 
   
   
 
   
   
    
    
      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王安忆说,文学提升一个城市的品味。使一个城市具有一种人文精神。对一个大学来说,文学能提升一个大学的品味。如果文学院的学生都不热爱文学,那文学院就是苍白的,大学也是苍白的。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文学兴趣。增加学校氛围。保护学生创作个体的风格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淡泊名利。2、要有坚持的精神。寂寞是文学的影子。坚持写作。
 
   
   
 
   
   
    
    
  校园文学研究会会长康建军老师:
 
   
   
 
   
   
    
    
     1、坚持以校报为主导,社团为参与,网络文学作有益补充的校园文学发展体系。校报文艺副刊是文学风向标。2、注重文学教育。坚持真善美方向。形成全方位、全时效的平台。文学能提升品味。把文学当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报编辑、校园文学研究会齐汝林老师:
 
   
   
 
   
   
    
    
  文学坚守阵地,放眼社会。表达不能太随意。让文学作品有更多的理性的、思想的光芒。老师们应该写出更多的更高水平的作品。
 
   
   
 
   
   
    
    
  九歌文学社社长赵佳佳:
 
   
   
 
   
   
    
    
     通过众多文学活动,承担文学建设的责任,体验到干事创业的热情。文学创作氛围浓郁。把对文学的坚持和文化探求进行下去,影响更多的人。希望拥有更多的受众。体现�
��好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海天文学社社长叶涛:
 
   
   
 
   
   
    
    
  校园文学是宝贵的财富。我们会往前走。
 
   
   
 
   
   
    
    
  文心读书会会长刘洪浩:
 
   
   
 
   
   
    
    
  以文会友、用心读书。老师带动学生往前走。重要的不是已经产生了多少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力。不但要写,更要看、学。大学生要培养一种思想。
 
   
   
 
   
   
    
    
  校党委张桓书记:
 
   
   
 
   
   
    
    
      一个印象:会议质量高。声音、气息、品味、境界高。文学院、校报、九歌文学社、校园文学研究会、百合文学网为我校校园文学作出了贡献。体现了素质、品位和前景。可以称为聊大校园文学建设的五朵“报春花”(迎春花)。
 
   
   
 
   
   
    
    
  一个体会:引导文学青年在创作中、实践中、成长中增强社会性和时代性。学生尽快的成长成熟,走向社会,提高贡献。文学青年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建设服务。这样,文学更有生命力和爆发力。
 
   
   
 
   
   
    
    
  一个希望:继续创造性的劳动,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求得更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整理:秦治洲
 
   
   
 
   
   
    
    
                                   (校园文学研究会秘书长)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化路34号
邮政编码:252059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聊城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