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始建于1974年,是我校建制最早的院部之一。三十多年来,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学科、师资队伍、学生管理等方面始终追求高起点、高境界的发展向度。80年代初期,文学院就在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上便初露头角,出现了一些在国内有影响的教学科研成果。近些年来,文学院在教育教学、专业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进入全面建设与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我校办学规模较大、办学实力较强并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重要院部之一。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 2人,硕士生导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在读博士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3人。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水平较高的教师梯队。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文秘教育等3个专业,拥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6个硕士学位点。全日制在校在生1934人,硕士研究生72人。
文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除设有学院图书资料室和现代化的音像资料库之外,还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等3个专业资料室和学生自己建设的图书室;藏书12万多册、现刊360余种,近1万小时的音像资料;拥有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机室等多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
多措并举搞好教育教学
文学院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定位与培养目标是: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按照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基本思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实践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服务,贯彻学校党委提出的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思想,把文学院建设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水平较高、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型院部。
学院的教育教学基本举措与成绩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文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求创新”。重要内容是:
其一,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综合性大学的要求,文学院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重创新”的办院思想,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修订本科教学方案。新方案在拓宽专业基础、强化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强化了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文理交叉,强调课程相互渗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选修两门非中文专业课程。学校全面实行学分制后,构建课程超市,扩大选修课学分的比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高等师范中文专业教学体系改革”荣获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其二,加强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加强经典文本教学力度,强化教学内容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目前校级优质课程3门,分别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文学概论。现代汉语作为省级试点改革课程,已通过验收结项。《高校写作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的改革》获省级教学改革二等奖。“经典文本教学与本科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列为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
其一,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且学术水平高的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引进的优秀人才,学院在科研条件和研究经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考博、外出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给在外就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报销往返路费,给生活补贴,回校后与引进博士享受同样的优惠条件。近几年来学院引进博士 7名,培养博士7 名,另有9名青年教师在外攻读博士学位。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学源关系和学历结构,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
其二,学院一向重视学术研究,把提高学识作为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大事来抓,制定并不断完善《科研报酬分配办法》,激励教师的学术积极性,鼓励教师争取高层次的科研立项,撰写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几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教育部和山东省规划办课题21项,获教育部和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8项,夏衍电影文学三等奖1项,其他奖励数十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百篇左右,《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高层次刊物上发表论文逐年增多,出版学术著作27部,其中,有在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4部专著。学术研究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学术文化内涵,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术成果突出的教师大都是学校或者学院的教学能手,师德标兵,在校、院组织的教学竞赛中获得好名次。学院有师德标兵4人,课堂教学一、二等奖获得者5人。
(三)重视学科建设,促进专业教学
全面贯彻学校提出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办学思想,发挥学科优势,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每年都拨出相当数量的经费用于学科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图书资料、教育教学交流、教改和科研立项、精品课程建设、电脑及其他教学条件、办公条件的购置更新。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与语文教学论等都有专业资料室和微机室。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学科分别承办了山东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讨会(2003年5月)和山东省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讨会(2003年10月),以及第四届国际中国古代散文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等大型会议。这对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研水平起到很大促进作用。经过几年建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6个学科的教研水平大大提高,先后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与语文教学论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4个校级重点学科。这些学科支撑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力地推动了新上专业的教育教学的发展。
(四)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加强教学管理,构建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管理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专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院长挂帅,分管教学院长具体负责,教务员、督导员、教学秘书和分团委、班主任具体实施。教学管理分工明确,高效精干。
二是健全了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出台并完善了日常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考试阅卷、论文指导、教育实习等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文件。教学制度健全,管理方式先进,教师执行严格。对于规范教育教学,防止非正常现象发生、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是加强包括填写教学日历、备课、课堂教学、学生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等环节在内的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员的督导作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导提高;发挥教研室主任和老教师的示范作用,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具体指导,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定期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和中老年教学观摩比赛,奖励先进,督促一般;合理运用学生的评教结果,将其与津贴、奖励和职称评定挂钩。
这些措施,有力地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2006年文学院获校级教学先进管理单位的称号;2004年、2005年分别获得校级优秀实习单位称号;2003年6月获校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1人。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其一,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实习,成立教育实习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亲自抓,组织年富力强、有教学和指导实习经验的教师具体指导。为保证实习质量,学院实行模拟达标制,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之前,进行模拟实习达标,集中解决学生备课讲授中存在的问题,实习教师严格把关,绝不把问题带到实习单位。同时,创造条件,协调关系,在聊城一中、二中、三中以及聊城电视台、聊城报社等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每年都到上述单位实习;实习单位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素养较高的教师指导我们的学生,强化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训练,保证了教育实习质量。
其二,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负责对全院学生实施包括普通话、书法、囗语表达、阅读、写作等方面内容的能力的训练和考评,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的“第二课堂五项基本技能达标规程”,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师范院校引起很大反响,数十家高校来参观学习。十几年来“五项全能”常抓不懈,并且由汉语言文学教育扩及广播电视新闻和文秘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确保了学生在择业竞争中的优势和胜势。
其三,围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分团委、学生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计划,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孔繁森希望小学、冠县田马园村等地建立了6处社会实践基地,均取得良好效果。近三年来,获得国家奖项54人次,省部级奖励13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一等奖2项,普通话演讲一等奖1项,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项,写作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文学院的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长期到繁森希望小学义务支教,2006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服务队称号。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组织拍摄的《追忆巴金烛光聚会》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采用和报道。
通过上述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强化了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很快成为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学院的知名度、可信度有很大提高。
以人为本 酿造文化教育氛围
学院能够适应时代新的发展要求,遵循大学教育的使命,强化学院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质素和文化涵养。一是将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广泛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和体育运动,开展普通话、演讲、主题辩论、课件制作、文学创作、学术论坛、创业计划、书法绘画等比赛,对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提到推动作用;在学生中设置“学术报告厅”、“学习与分享”发展论坛等文化阵地,为学生搭建读书、交流、思考、研究的平台;成立了九歌文学社、“校园文学研究会”、“文心读书会”、“5566”剧社、“栖凤林文化驿站”等带有文学院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其中九歌文学社员达到3000余人,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社。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创办的《文新时空》也受到广泛欢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先后报道了我院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学院特别注意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营造以院训“博雅、弘毅、通变、笃实”为核心内容的学院精神,形成了健康文明、博大宏放 、开拓创新、求实笃行的良好院风,教师以教为本、学生以学为本,学有所专、业有所成、尊师重道,成就自我,成为学院的一种主要的精神指向和力量。三是优化学习环境,近几年来,学院通过合作共建,大力美化学院教学环境,教学楼装修一新,周边也构建了具有人文精神的自然景观,在教学楼U形区及周边地带,树立文学大师鲁迅塑像以及体现文学院精神的其他设施,为学生营造优雅宁静的读书休闲场所。
固本强源打造学院特色
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历史积淀,几代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形成了文学院的传统和特色。一是固本强源,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教育,全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是文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特色。无论90年代的高师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还是当下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求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贯穿“专业立身,专业立人”思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有思想、有内涵、有一定学术修养的专业性人才。二是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精心研制并着力实施语文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规程和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强化普通话、演讲、写作、阅读、书法等五项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创造能力。《高师语文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规程》于1993年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这些年,领导换了几茬,教师换了几代,但上述特色始终保持。
因此,我院毕业生向来以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在97%以上,考研率平均达到25%以上。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毕业生,成就了诸多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厅局级干部、教授博导、著名作家、全国教学能手数十人。文学院成为远近闻名的人才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