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模式改革 打造以文育人特色课堂 文学院举办说课程教研活动
次
为深入贯彻《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通知》《聊城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精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以文育人质量,文学院积极响应号召,9月23日下午,于3#a203智慧教室举办“说课程”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袁辉主持,中文系课程改革项目负责人宁登国教授、副教授张厚刚、常俊之、邓宏艺、马慧先后就其所任教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课改方案”进行解说,戴永新教授与刘广涛教授作为文学院课程改革专家团成员担任评委,李如冰、汪梅枝、郭建鹏、孔令辉等中文系专任教师及部分2022级同学参与其中。
活动伊始,宁登国首先针对中国古代文学(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课程方案三个层面进行讲解,他提出,要通过对课堂模式的创新让学生扎实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概况基本知识,提高学生阅读鉴赏与作品评论的能力,领会诸子百家思想内涵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全面提高其文学与美学修养,为学生从事文学教学奠定基础,讲解至最后,他又以《夸父逐日》为个案进行具体讲解,来阐释夸父背后中华民族追梦精神的深刻内涵,将教育倡导的思政内容融入课堂中去。
常俊之就学生写作来谈语言学问题,他指出,语言学是一门不简单的课程,对于语言教学,仍要从学生兴趣点下手,化被动为主动,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与语言学的思维能力,打造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思考的文学特色课堂模式。
张厚刚采取诙谐生动的讲解方式,把鲁迅的《野草》作为具体案例分析,根据其作品出版时间线来分析作品性质。他希望通过这种分析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不可过分依赖教材,在独立分析后提出疑问,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分析力。
邓宏艺和马慧就外国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讲解,他们要求学生以开阔的眼光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要求学生从小处着手,自主分析文学作品,感会其中手法与情感,从作品背后找到人生启示,真正做到用文学滋润心灵,以文学培育人才。
刘广涛进行点评,他首先对文学院的课堂改革成果进行肯定,在听完五位老师的讲解后,他表示在不同老师各具特色的讲解中,自己受益匪浅,并且提出对于课堂改革,他认为,要守“正”才可以创“新”,教师要通过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做到每堂课有每堂课的反思,让学生每节课也有每节课的收获。
本次说课程既可以促使教师思考拟授课程的全局性问题,使其进一步理清思路,促进课堂模式的完善,打造优质文学课堂;又可以促进同事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并且,说课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全面展现自己教学水平、教学风采的机会,对文学院课堂教学和以文育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讯员 赵艺萍 张雪婷 于子宣 郭慧婕 审核 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