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践初心 实践启新程 文学院举办社会实践答辩活动

次
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全面检验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成果,深度总结实践经验,2月23日至2月24日、2月26日至2月27日,文学院于西校区3#c225、a120举办社会实践答辩活动。文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担任评委,各实践团队参与此次答辩。
答辩分为社区实践和社会实践两部分,集中展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领域的调研成果。各团队选题多元,结合自身特色,从项目实施到成果展示、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深入总结。
在社区实践领域,各团队立足民生需求,聚焦基层服务,以创新形式推动服务效能提升。常青藤志愿者协会实践队通过“科普课堂”打造趣味教学模式,在寓教于乐中拓宽青少年知识视野。秘书处志愿服务队以立冬节气为切入点,结合读书分享会引导青少年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级6班“破冰”志愿小队深入聊城市百寿山老年公寓,通过精准调研对接老年人实际需求,架起社区关爱桥梁。2024级8班“星空”志愿服务队聚焦女性权益议题,以互动问答形式倾听基层妇女心声,以青春智慧助力女性群体权益保障。
社会实践板块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主题,彰显青年学子的时代担当。青年发展中心“青云”服务队深入乡村一线,通过走访村民与基层干部,系统梳理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乡风文明成果。心理健康中心“乡韵传梦”实践队以非遗文化为抓手,制作非遗宣传短片,搭建线上文化展示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2023级1班“赤冬”实践队采用“线上+线下”双线调研模式,深挖鲁地文化脉络并多渠道宣传。2024级3班“寻光”实践小队聚焦渔灯节传承困境,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与媒体宣传激活非遗文化生命力。主席团依据各实践团队的展示内容,从项目创新性、成果转化力、团队协作度等维度进行综合点评,充分肯定各实践团队的社会价值与专业融合能力,同时指出部分项目存在“重形式轻实效”“成果推广不足”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实践挥毫书锦绣,躬身笃行展宏图。此次答辩活动是文学院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既为青年学子搭建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也推动社会实践项目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未来,文学院将持续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锤炼本领、厚植情怀,以青春之力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通讯员 李如玉 邱馨冉 陈祥莹 审核 石勇 魏青坤 李欣怡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