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育+”报道聊城大学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美育浸润行动纪实
次
为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山东教育电视台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山东美育+”面向全省各级教育系统、学校发起校园美育全年征集活动,记录校园内美育活动新动态。5月18日,聊城大学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吟诵团指导教师董秀梅老师及部分成员前往参与美育浸润行动落幕仪式,“山东美育+”对本次活动表示肯定,并进行了详细报道。
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是探索建立高校支持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机制的有力措施,为进一步深化美育课标,让美育知识走进课堂,在诗词吟诵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学期,聊城大学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承接美育浸润工作,聊城大学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吟诵团前往阳谷县七级中学具体实施。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本学期,在董秀梅、常俊之、康海燕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朱莉、赵巍平、谢汉然、吴庆占及律志鹏五位优秀同学组成的吟诵教学团队,致力于稳步推进“三全美育”教育理念的落实工作,立足聊城市地域文化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依托多媒体、大数据等教学资源平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授课领域,提升美育教学质量,让授课学生从诗词力量当中接受语言艺术的熏陶,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底蕴。
一、落实总体目标,多方重视合作,促成美育浸润注入课堂
基地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在聊城市教育局、阳谷县教育局、聊城大学校团委、文学院团委和阳谷县七级中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每周持续开展吟诵教学活动。正式授课前,指导教师及成员们主动对接阳谷七级中学负责老师,沟通协调后确定课程总任务、授课班级、课时安排、课程内容等诸多具体事宜,实现精准对接,保证美育浸润行动过程开展顺利。
二、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展现美育浸润独特魅力
吟诵团指导教师与成员们认真对照新课标关于美育核心素养具体要求,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多方面提前开展集中培训。成员们结合吟诵常识、诗词知识、吟诵调、形体动作等理论内容,专门绘制吟诵谱,制作精美课件,选用恰当的背景音乐,帮助授课学生伴随优美歌曲,体会诗词的别样意境,领略诗人创作时的独特情思与审美观念。
三、创新课堂教育模式,生动互动实现“走心式”知识传递
授课过程中,成员们打破传统文化课堂的灌输式知识传播模式,建构沉浸式课堂,带领学生们在听觉与视觉体验当中实现身临其境之感,回归诗词吟诵本真状态。成员们幽默风趣,循循善诱,鼓励授课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与心境,配合手势、表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积极发挥创造能力,大声唱出属于自己的歌。授课学生积极配合,全神贯注,认真学习吟诵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慷慨激昂,情感充沛,纷纷表示吟诵轻松易学,简单有趣,在以后的生活里愿意时刻将吟诵应用到诗词学习当中。
四、注重总结记录,多渠道验收教学成果,提升美育浸润实效
学员及时对每次授课内容进行总结记录,填写美育课程教学记录表,保存授课现场图片及视频。在最后一堂课中,董秀梅老师、吟诵团成员们和学生亲切交谈,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帮助更多人了解吟诵,喜爱吟诵,让吟诵文化在校园和生活中芬芳绽放。董秀梅老师还对吟诵课程进行了总结,鼓励孩子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做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对自己有眷念、有热爱、有责任的大写的中国人。同学们也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进行成果反馈,并向授课成员们表达诚挚的感谢和真心的祝福。
山水一程,不负相遇。吟诵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在乐曲的陪伴当中增强对古诗词的记忆能力,感受到中华经典诗词流传千年的独特风采,自觉在课堂和课余时间营造浓厚的诗词氛围,同时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想品质熏修,在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中塑造健全人格,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做新时代的青年。基地将继续发挥作用,用实际行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艺术文化生活,带领更多青年学子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支持者和传播者,使美育愿景得以更好实现。(通讯员朱莉 审核 董秀梅 常俊之)